徐福民,字渭伯,1939年4月生于山东省郓城县,现居北京,1958年参军,就职于总参政治部、总政治部,师职退休。自幼爱好书法,对启功大师的书法颇有研究,曾任总政书法创作研究员。现为中华书法协会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;中华清风书法协会、中国名人艺术家联合会理事。近年来创作的书法曾参加过人民大会堂、毛主席纪念堂、钓鱼台国宾馆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地的书画展览,有些作品被国家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私人收藏。
如今75岁的徐福民早已退休在家,可是退休后的生活似乎比工作时还要忙一些,2014年末徐福民来信阳参加书法活动,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他。说起自己的书法渊源,徐福民侃侃而谈:“我们上学的时候就写毛笔字,后来到部队调北京之后到总参机关,公事处理完了,在办公室的时候没事拿着报纸,在报纸上练一练,没事儿的时候就写两幅。”
虽然从小就在书法的环境中浸染,但这个时期徐福民的书法造诣尚未成熟。一个偶然的契机,徐福民结识到了他生命中的书法老师启功大师,从此他的书法人生开始走向一个新的高度。
有人说,书法家对书体的选择和艺术风格则与他的生活经历、艺术修养及个性特征密切相关。徐福民独特的从军经历和启功大师的亲身教授,使他更喜好楷书和行书,在书法创作时坚持中规中矩,横平竖直,不随意发挥。
沿袭了启功大师的书法风格,徐福民的书法作品清新隽永,大气而流畅,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其淡定自若的精神气质。在不断地书法研习中,徐福民渐渐有了自己的艺术感受:“写字跟唱歌一样,它也有高调有低调,字也有大有小,有粗有细,安排妥当,看起来有节奏,它就好。”
拿起手中的笔,挥舞着心中的节奏,徐福民在一挥而就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。壮志凌云、厚德载物、浩然正气等等,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词语流出笔端,传递着徐福民内心的殷切希望。然而,他最喜欢写的,还是毛主席诗词。在他心中,毛主席诗词很有气派,像北国风光、咏梅、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,写了以后对自己有很大教育。
在徐福民的身上,不仅有军人的影子,而且还深深打上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,他的书法作品成为对他人生的最好诠释。